Our Sweet Bitter Memories

月度归档: 2014年5月 (Page 2 of 2)

二下写话4: 我家的“乌龟精”

 我家的“乌龟精”

我家有一只乌龟,据说它的年龄比我大多了,我觉得它老得快成精了,于是,就叫它“乌龟精”。

这只“乌龟精”块头不小,椭圆的身体足有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的一倍半那么长。它整天懒洋洋地趴在水里,活像块大化石。我数了数,这块“大化石”背上的壳分成十三块,它们形状不一,上面还分布着神秘的花纹,像书写遥远历史的甲骨文,又像传说中古老的咒语。这外壳特别坚硬,像一副盔甲,而它三角形的、尖尖的小脑袋就经常缩在这硬壳里。它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黑豆似的眼睛和一张宽大的嘴巴,鼻孔就是在眼睛和嘴巴之间的两个小圆孔。这小圆孔跟针孔似的,几乎要用放大镜才能找得到。它那短短的腿像桨一样,帮助它快速前进。它的脚掌上还有着锋利的爪子,常常把水池挠得“窸窸窣窣”地响。

现在是春天,乌龟从酣畅的冬眠中醒来了,但它要到二十五摄氏度时才肯进食。调皮的我经常去逗弄它,于是发现了它“狡猾”的一面。只要一碰到它的爪子,它的爪子马上就会触电般缩进自己的“碉堡”里。我半天按兵不动,它才慢吞吞地把爪子伸出来。有一次,我把它翻了个四脚朝天,想看“乌龟自救”,可乌龟竟然浮在水面上装死!我无可奈何,只好缴械投降——手动翻回去喽!

这就是我们家的“乌龟精”,独一无二的“乌龟精”!

二下写话3:搬木头比赛

搬木头比赛

在这百花盛开、鸟语花香的春天里,一年一度的搬木头比赛开始了。起点站是松树王,终点站是河马奶奶家。

“乓!”只听一声枪响,小猴、小熊和小猪开始了比赛。小猴用一根绳子系住木头,把木头放在河里,拖着去河马奶奶家。木头顺流而下,小猴哼着歌儿,沿着河岸轻快地往下走。小熊把木头背在肩上,扛着去河马奶奶家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觉得肩膀上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,脚步也越发沉重,仿佛灌了铅似的。小猪把木头放在两只前蹄间,滚着去河马奶奶家。可木头不听话,上坡的时候滚下来,弄得小猪措手不及,一脚踩在了木头上,摔了个四仰八叉。

到了河马奶奶家,小猴精神焕发,而小熊、小猪却是气喘吁吁。河马奶奶微笑着问:“你们是怎么把木头搬过来的?”小猴说:“我是把木头放在河里拖过来的。”小熊说:“我是把木头背在肩上扛过来的。”小猪说:“我是把木头放在两蹄之间,滚过来的。”

河马奶奶听了,说:“我宣布,小猴获得‘搬木头能手’的称号!”

二下写话2: 《蜗牛的奖杯》续写

《蜗牛的奖杯》续写

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,蜗牛爸爸和小蜗牛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。

“砰!”一声发令枪响把他们两个吓了一跳。他们抬头一看,发现天上正在举行激烈的飞行比赛。参赛选手有蜻蜓、蜜蜂、蝴蝶等,他们拼命拍打着翅膀,像一架架微型战斗机一样,掠过池塘,擦过树梢,拂过草坪,互不相让地向终点冲去。

小蜗牛看到了,羡慕极了。他好奇地问:“爸爸,他们为什么可以在天上飞,而我们只能在地上爬呢?”蜗牛爸爸叹了口气说:“孩子,本来我们也有轻盈的翅膀,可是我们的祖先在飞行比赛中得了第一名,于是他得意洋洋,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,晚上睡在奖杯里,生怕被别人偷了去。天长日久,祖先身上的黏液把奖杯粘住了,粘的还是背部。这样一来翅膀无法使用,退化了。背着这么重的奖杯,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了。你可一定要努力练习爬行,争取成为爬行冠军呀!”

小蜗牛听了爸爸的话,感到很遗憾。但他还是振作精神,对爸爸说: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虽然蓝天已经不属于我们,但大地一样给我们提供了竞争的机会。年底不是要举行爬行比赛吗?我一定会好好练习爬行,用这个机会给我们蜗牛家族挽回荣誉!”

这时,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喝彩声。小蜗牛挺起胸膛,踏上他的追梦之旅。

二下写话1:我美丽的学校——外国语

   我美丽的学校——外国语

我们的学校叫外国语,外国语是个书香四溢的学校。

一进校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广场。广场中央有一个醒目的圆形花坛,一年四季生机勃勃。在广场旁边,是体艺楼,放学后,经常可以看见一群群身手矫健的小朋友在那里打篮球和乒乓球。体艺楼的旁边,是大操场,这里是运动健儿的竞技场,这里是热血少年的大舞台。这里奉行的信念只有一条: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。操场周围环绕着高大挺拔的香樟树和矮小浓密的灌木丛,它们就像忠诚的士兵,无声地守卫着孩子们的梦想。

花坛的另一边是初中教学楼,在那里,初中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学习。初中教学楼的前面有一个鱼池,池上有一座桥,池水清清的,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。当你走过桥,鱼儿们就纷纷游了上来,好像在为你的来临敲响欢迎的鼓点。鱼池旁边是小学教学楼。小学教学楼那儿还有一片桂花树。八月,桂花开了,整个校园都浸在桂花香里。鱼池的后面有一片草地,那儿可是我们的乐园哪!

这就是我们的学校——外国语学校。

 

 

 

Newer posts »

© 2025 Lovely 家

Theme by Anders NorenUp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