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主任要求,上完公开课后写心得。

如下:

综合实践课以钉纽扣为主题,起源于任余悦同学的读后感。她在看了《鲁滨逊漂流记》之后写到:“鲁滨逊是一个集勇敢与智慧于一身的开拓者……再看看现在身边的同学们,拙于动手,就连缝扣子补衣服之类的琐事,也十分生疏,做起来磕磕碰碰的。”联系到自己曾经读过的关于大学生发帖求人钉纽扣的报道,遂在班里做了一项调查,调查的结果令我大吃一惊:有底气说自己会钉纽扣的,全班仅9人,仅占总人数的14%!时值学校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以保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,遂确定以此为突破口之一,引导学生走向自立。

方向确定了,道路却没有开辟。此岸到彼岸,深深浅浅,曲曲折折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

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是课堂的主从关系,主干和枝丫该如何处理才算妥当。第一堂试教课,我花了颇多精力于纽扣的合作研究上面,对纽扣的起源、发展、质地、外观、特殊功能、发展空间等分组进行交流总结,颇花了一些精力,同组的老师们委婉且坚决地提出质疑,我也深切觉得,这样发展下去,题目几乎可以改作“纽扣世界大探秘”了。旁枝太多,喧宾夺主,于是教案腰斩三分之一。第二堂试教课,我把重点放在了操作上面,整个过程看似有条不紊,但总觉得欠缺什么。闻组长一针见血:太平淡,太琐碎。老师们出谋划策,我继续大刀阔斧地改革:删除累赘的提醒和示范,加入起巩固作用的比赛环节,设置八人小组,提高合作探究意识。第三堂试教课,层次清晰多了,整个教学环节也流畅得多。

在教学的过程中,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大大低于我的预料。或者是从正面进针,线“哧溜”一下像小鱼儿从扣眼中游走了;或者知道从背面进针,进针后绕一圈继续从正面进针,一不小心将布料五花大绑;或者打一个结折腾好久不得要领……层出不穷的小意外让学生收敛了才开始的小觑之心,印证了那句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而在此过程中,我也从一开始想当然以为本课易学易精的思想中调整过来,重新开始审视学生的动手误区,调整自己的指导重点。

上完课后,孙主任和刘主任的点评更给我颇多启发。比如说:孩子线穿不进针眼中时,不妨介绍一下现代“武器”——穿针器,岂不是更与时俱进?制作视频时,不妨请一位精于针线的老奶奶进行操作,岂不是更有生活气息?制作作品时,不妨将立体图案也考虑在内,岂不是更多选择范围?……寥寥数语,句句中的,深以为然。

在评点学生的纽扣作品《水晶闹钟》时我如是说:时间是无价的,掌握一门生活技能是无价的,而默契的合作同时也是无价的。上完这堂课,我更想说的是:同事的关心和指点是无价的,磨课过程中的收获和启发亦是无价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