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vely 家

Our Sweet Bitter Memories

Page 7 of 60

五上习作6:火烈鸟

火烈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朱心潼

我曾多次去过动物园,但大多数动物对我来说都是过眼烟云,并没有留下印象。即使有,也是如同一张发黄的老照片,面目模糊。但有一张照片,清晰至极,令我记忆犹新。

那是在苏州动物园。河滩边,一群火烈鸟,大约六七只吧,矜持地单脚立着,却是都在埋头大睡,红色的脑袋插在浅红色的羽毛里,颜色区别并没有鲜明得如同水火不相容,却也并不模糊,看起来很柔和,像落日埋在晚霞之中。但似乎有些不成比例,一根细细的橘色脚杆支撑着球一样硕大的身子,似乎微微一阵风就可以将它吹倒。那瘦骨伶仃的脚关节处,生出了一个颜色略深的小球。我不禁浮想联翩:难道是因为不堪重负磨出的老茧?却还是美的,只不过是一种异乎寻常的、标新立异的美。

我站在那儿看了许久,它们却都如一幅精致的画卷,嵌在蓝天之下。不管是流水的淙淙,还是游客的喧哗,都不能使它们动容。时间似乎静止了一般,谁都没有变换姿势。它们没有鹭鸶的庄重,没有羊驼的憨厚,它们有的,是孔雀那样的高傲。

我正在心里将它们与孔雀相提并论,让我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。按理应该优雅、内敛的它们其中一只,优雅够了,内敛够了,就在几十束探照灯般目光的注视下光明正大地把脚抬起,打了一个大呵欠。那场面,不光难看,而且相当不雅。当它终于有所行动的时候,我们本来是惊喜的。你看,它露出了脑袋,原本藏在身下的右脚露了出来,它将脚抬到高处——是在那扁平的黑黄色嘴巴之上了。它全身一览无余,而脖子伸得长长的,似乎正在费力地吞咽什么东西,咽部一鼓一鼓的,优雅荡然无存。接着,它将腿变成一个上端尖尖的“伪三角”,慢慢,慢慢地伸展开。我看得呆了,嘴巴张成了一个“O”,这不是一个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吗?但被它一做,竟显得如此怪异。它似乎意犹未尽,再将脚边伸直边下垂,最后来了一个“完美”的收尾动作——将脚迅疾地收到腹下,接着,头埋进自己松软的羽毛,又埋头大睡起来。那大开大阖的姿势,把它光秃秃的肚皮和巨大的嘴巴展露无遗。我不禁感叹:火烈鸟这个会做不雅动作的“睡鬼”为什么备受好评呢?它的“庐山真面目”难道被大家选择性地忽视了?我不再仅仅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了,也不会用带有偏见的眼光去看任何动物了——所有的动物都和它一样有着两面性吧。

在这又一次的回忆中,这张“照片”愈发清晰了。就让它成为我记忆中的一个站点吧,让它承载我生命中一个宝贵的认识——

“美”或“丑”,都只是形容词,并不能成为任何物体的定义。

五上习作5:高尔基儿子致父亲的一封信

给父亲的一封信

爸爸:

您好!

已多日不见您了。现在正值春日,您那里应是百花齐放、争奇斗艳的美丽场景吧!我仿佛正置身其中呢:梨花一朵朵地绽着,素雅的衣衫,有如悄然而来的仙女,清雅超凡。喇叭花迫不及待地攀上了栅栏,向大家播放春的消息,也向您殷殷传达我的关心。桃花一簇一簇的,开得可爱,开得热闹;金子般的迎春花连成一片,一阵风吹过,是一田的金子在晃哪!有这些花儿陪伴着您,您在小岛上应不是那么孤单寂寥了吧?

您的来信,我已收到了。其实,“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的道理我早已懂得,时时铭记于心。那一次,我记忆犹新。

我们的国家经济状况并不理想,小小年纪就卖报纸为家长分忧的情况也不少见,可那些瘦骨伶仃的孩子常常是无功而返。这一幕幕场景每每如一块大石头压在我的心上。我每次都像买份报纸,可看看空空如也的钱包,只能无奈地摇摇头。

那是暮冬一个滴水成冰的早晨,街上行人来往匆匆。一个报童站在路边,用有气无力的嗓音吆喝着。我停了下来。他一看就不是富贵人家的孩子, 只穿了一件薄薄的棉袄,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。他不是一般的瘦,整个人就是皮包骨头,一双大眼睛几乎占了脸上一大半的位置。可以想象得出,他的家庭入不敷出,维持生计的活儿也快丢了,他瘦弱的肩膀上压着一副沉甸甸的责任。

我不禁动了恻隐之心,决心助他一臂之力。我主动提出帮他卖报纸,他表情错愕,但还是数了10份给我。我站在他身侧,也大声叫卖起来。本以为这是份容易的活,便抱着满不在乎的心态。可我很快发现,我想错了。由于缺少活动,寒冷很快如同毒一样,传遍我的全身。一阵寒风刮过,全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成冰。过了许久,我手中的报纸却一份都没有“找到新的主人”。我真正体会到了报童的艰辛,再不敢疏忽。我迁移至闹市路口,可仍然不大有收获。时间的推移就像一把刀,一点一点地削去我的信心。寒风咬啮着我的皮肤,一阵阵刺骨的寒。

我快要坚持不下去了,可“要帮助那个报童”的自诺却一直支撑着我松垮的身躯。我的腿有些发软,愈发卖力地喊着,可周围的人却无动于衷,最多也只有吸引来一些好奇的目光。终于有一个人随手拿了一份报,并扔下两块钱扬长而去。而此时的我已顾不得他们轻蔑的态度,攥着那两块钱欲交给那个报童。

我飞奔而至当时的地点,报童仍在嘶哑地叫卖,稚嫩的嗓音里透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奈。少人问津,他轻轻叹了口气,迈开沉重的脚步。我忙将那2元钱交给报童,那一刻,我看见他眼中猛然闪现出惊喜的光芒!他轻轻谢过,脚步不那么沉重了。那一刻,快乐像火种一样,点燃了我的心。我一鼓作气,终于将剩余的9份报纸全部卖光了。爸爸,我的力量虽然微薄,但我实实在在地帮助了那个孩子。

爸爸,您的儿子长大了、懂事了,明白奉献的意义了,也体会到了“‘给’永远比‘拿’愉快”的含义。我将牢记您的教诲,付出将成为我人生的底色

祝您身体健康,工作顺利!

您的儿子上

年  月  日

五上习作4:感谢有您

感谢有您

朱心潼

若把家庭比作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,那么奶奶,您就是大树的根。您默默地哺育着“大树”,为我们鞠躬尽瘁。

只要关系到家人,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您也会郑重其事。

那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星期天上午。我上完舞蹈课回到家,匆匆抛下了一对手绢花和一句话:“奶奶,帮忙做个标记呗。”本意只是因全班同学的手绢花都一样,于是想让奶奶帮写下名字,却万万没有想到,第二天起床时,竟发现床头柜上摆着一对装点以珍珠的手绢花,在深棕的木质床头柜映衬下,它如同一朵娇艳的牡丹,那珍珠便如花朵上的露珠,格外引人注目。我心头一震——不是因为惊喜——您昨夜也并未一起上床,莫非……

我的脑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画面:您独自坐在昏黄的灯光下,三指拈着一根针,正冥思着“最佳方案”。您的要求很高:既要方便辨认,也要整洁美观。您似乎想到了什么,拿起一粒珍珠,将线穿在针上,试图将针穿过珍珠的洞孔,可尝试却以失败告终——洞眼太小了,您抖索的双手根本无法将针穿过它。您毕竟上了年纪,眼睛不太好,平时穿针引线这种考验眼力的活儿都是交给我,可就是在我手中,也常有线头“顽固不堪”,不肯“进去”的情况,再加上您是在灯下,光线便不如往常那么明亮。于是您只能再一次尝试……终于穿进去了,您长舒了一口气……

您要把一圈珍珠缝到手绢花上,这可是精工细活,稍有不慎便只能从头来起。您将手中的针小心翼翼地放下,就要插进手绢花中了!您的手却猛烈地抖动了一下,针像偏离目标的箭,猛地扎下——于是插中了相隔甚远的一块。手抖这是您的老毛病了,几年前开始拿东西就不太稳。您无奈地叹口气,轻轻地将它拔出,屏息凝神,缓缓地再次将它插下。就这样,一针一针,您将满腔的爱缝了进去,您似乎看见了孙女看到珍珠装饰时眼睛一亮的神情,您似乎看见了孙女托着它翩翩起舞时自信的身影……可这些并不能减轻辛劳。这两块小小的手绢花,凝着您多少心血!

我知道,您为家人劳心劳力已经成了根植于血脉的习惯。当口渴的时候,总有您续上的一杯热水;劳累时,总有您送来的一盆水果;饥饿时,总有您精心烹饪的一桌饭菜……您对我们的爱,像涓涓细流,流淌在平静的生活中。

当我懵懂无知,我只知索取,不懂回报;当我成为一名学生,汲取爱的能源同时回报,让您少了些许疲惫。而现在我成为了一名少年,我学会了感恩,我明白最好的回报便是努力在汲取营养的同时,使我们的“家庭树”枝繁叶茂!

五上习作3:车窗战国

车窗战国

朱心潼

进入深秋,成天阴雨绵绵。坐在妈妈的车上,眼前的世界便只剩那一方积满雨滴的车窗。随着车子的前行,这些雨滴不停地腾挪、跳跃,变幻着形态。战国时候苏秦合纵、张仪连横的故事,应已是家喻户晓了,此时此刻,我竟从水滴中看到了战国的缩影。

一、     大混战

这是战争的开始。

一颗水滴便是一个国家。水滴们你挨我挤着,不时有“国家”被吞并,也不时有大水滴因为剧烈颠簸而分裂。有小水滴因为惯性进入另一颗水滴,也有大水滴因为惯性被“甩”下 “悬崖”。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大混战。

这也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实力考验。就如战国,短短时日,会有国家自愿投降,也有国家经不住压力被迫归降。会有怀才不遇的将领怒而投奔其他国家,也有国家会起内讧而四分五裂。还会有小国开始暂时的联盟。

——最初的计谋开始出现了。

二、     合纵

这是最初的计谋。

一堆儿小小的水滴,成为了一道小小的弧形,共同“抗衡”另一方的大水滴。“墙”后,是六颗水滴合成的大联盟;“墙”后,“凶悍”的大水滴无可奈何。

这就是苏秦的计谋。燕、齐、赵、魏、韩、楚六国,都已饱受西方秦国的欺凌,是时候反击了。六国合纵,土地比秦大五倍,兵力比秦多十倍,纵使他秦兵能以一敌十,即便他秦国战士个个如狼如虎,也无力扭转乾坤了。

然而,半路杀出个张仪。

三、     连横

在那僵持不下的一组水滴后,我看见了另一幅场景:又一颗大水滴岿然不动,而旁边的一些小水滴正使劲向它靠拢。

张仪的计划成功了。他先后劝服了齐、楚、韩、赵、燕等国。他破坏了合纵,六国自然对强大的秦国如蚁附膻。正陷入困顿的秦国来者不拒,很快变得强大。连横之势,一旦形成,秦国便立于不败之地了……

看着车窗上一幅幅精彩的画面,忆着心中一卷卷详细的史料。将它们一一对应,一方车窗,便是一个巨大的战场,演绎着一幕幕战国传奇。

(

五上习作2:靶场硝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靶场硝烟

    朱心潼

万里迢迢飞到美国后的几天,我就认为自己已经对姑姑家的一切都了如指掌。然而,这天下午,姑姑搬出的两把枪却让我大感惊诧。它们通体漆黑锃亮,泛着冷冷的金属光泽。黑洞洞的枪口好像野兽凶狠的眼睛,让人望而生畏。没错,这是两把货真价实的冲锋枪,是我在国内只能隔着电视屏幕看到的真枪。不过我很快释然了,因为姑姑姑父是合法持枪。

阳光正好,白云把天空擦得发亮,透过树罅洒下的光斑灼灼耀眼。姑姑说:“此刻不打靶,更待何时?”我们欣然响应。她领我们来到屋后的草地,姑父Chris已经准备就绪,靶子在20米开外。

爷爷自告奋勇地当上了“开幕人”,用“砰”的一声枪响拉开了此次打靶的帷幕。看到我跃跃欲试,大家便让我先“光荣上阵”。Chris叔叔想得很周到,担心这个“大家伙”会把我压扁,帮我托着枪。姑姑在一旁帮我“武装”——戴上耳罩和护目镜。我按着Chris叔叔的指示将枪搁在肩前,一手托着枪托,一手扣着扳机。由于力气过小,枪口是朝下的,可我却浑然不觉,仍然一心一意地瞄准着。殊不知愈瞄愈偏,可缺乏经验的我却固执地觉得枪口太往上,在错觉的驱使下将枪口一直往下压。这种错觉并不危险,它不会让你坠入万丈深渊,但它会让你离“靶”万里。

终于,我扣动了扳机。在食指扣下的一刹那,我的右肩极猛烈地震动一下,子弹冲出去,在极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朝内的“罩子”,仅一瞬即破灭,可却已足够将硝烟都喷向我的鼻端。子弹已飞远,可火药味却挟裹着我。我呛得直咳嗽,揉着右肩,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,一溜烟地冲过去,查看我的成绩。可无情的现实一下子打破了我“正中靶心”的幻想,而且还把我丢到了谷底——差点没打进圆圈。我当时的脸色必然很不好看。我不服!再一次举枪、瞄准,再一次失落——压根儿就射到了靶外。唉,出师未捷啊!

此时我已斗志全消,悻悻地退到一旁当起了观众。不过,心里还存在着几分侥幸,总是指望会有人比我更不济。可,就连成绩最差的奶奶,也打中了三环。但也就是在这样的患得患失中,我对这把MP5冲锋枪的畏惧随着弥漫的硝烟慢慢散了。到了晚上,成绩已然如浮云,我不再计较,可精彩瞬间却一直留在脑海里,让我不时拿出来反刍。

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往往谈“枪”色变,似乎它代表的是暴力,是攻击,是血腥。其实,枪本身并不是罪恶的,要看持有它的人如何使用了。它不只是一种武器,同样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笑声和新奇的体验。

 

« Older posts Newer posts »

© 2025 Lovely 家

Theme by Anders NorenUp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