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红灯笼挂满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朱心潼

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。一年一度的春节在我的翘首期盼中即将到来,这不,提前三天采购年货的我们,一回到家就想把家中“布局”来一个大改动,让它“氤”出浓浓的年味。

经过自我推荐,挂灯笼这个“光荣”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身上。当我拿着灯笼出来时,负责贴春联的爷爷奶奶已经忙得热火朝天,一旁的妈妈正举着相机拍得不亦乐乎。他们竟已捷足先登,我要想赶上他们的进度只能快马加鞭。于是,我一溜小跑到了腊梅树旁。

我小心翼翼地按下一根梅枝,又拿起刚才搁在石阶上的小灯笼,绕着梅枝环了一个圆,准备将末端穿进去,却遇到了一个难题:小灯笼本不是作此用途,末端附着一个塑胶圆吸盘,再者我选中的梅枝又较粗,塑胶圆吸盘根本就穿不进去,真是“出师不利”!此时的我就像被缴了金箍棒的孙悟空一样,一身能耐去了大半,只能找一旁的妈妈帮忙。谁料妈妈将塑胶圆吸盘稍一弯折,就符合了洞口的大小,穿过后还不忘拴拴好,接着拍拍我的头,笑道:“小朱同学,和这个灯笼可要‘斗智’,不能光‘斗勇’啊!”我尴尬地看着那个拴好的灯笼,又低下头去,玩起了手指……

有了第一个灯笼的“经验”,我接下来可就得心应手多了。可奶奶又给我下了一道命令:不许将枝头的腊梅碰落。我低头看看地面,一地的腊梅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”“枝头黄花”就这样被我变成了“明日春泥”。看着它们可怜兮兮的模样,我不禁有些怜惜,便下决心让它们“免受此殃”。“我就挑没有花朵的枝条系吧!”我思量着,却听见了奶奶的附加命令:“若只是腊梅的黄花未免有些单调,而只是小灯笼的大红又不太妥当。黄花和红灯笼要紧挨在一起才最漂亮!”“明白了!”我应了一声,心里明白只能小心翼翼地拴灯笼,于是轻轻踮起脚,动作慢得如延时回放,缓缓地绕一个圈,打一个结,真怕腊梅被我的呼吸吹掉。然而缠了几个结,我渐渐找到了诀窍。不一会儿就变成了这样一幅画面:灵巧的手翻飞着,绳子交错成结,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就挂在了腊梅树上……

把小灯笼全部结完后,我长吁了一口气,退后几步,欣赏着自己的“作品”。不知何时,妈妈站到我的身后,笑吟吟地看着我。大红灯笼挂满枝,它们载着喜庆,载着祝福,召唤着新春……


春在东湖已十分

朱心潼

这里,草,青得好像能滴出水;这里,花,艳得好似女子颊上的胭脂;这里,水,绿得如同一块硕大的翡翠。这里,就是我们心心念念、渴盼已久的春游之处——东湖园。

走进大门,葱茏的绿意便不由分说席卷了你的眼帘。它们从高处倾泻下来,从远处流淌过来,嫩绿、葱绿、翠绿……汇成了绿色的海洋!一丛丛灌木、一片片草坪、一棵棵大树,争相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。阳光就如碎金在叶缝间跳跃,一不留神便跳到了一张张仰望的笑脸上面,引来恣意的笑声。

继续向前走,在一条石子小路旁,丛丛艳丽的小花扑入眼帘。花是多彩的,红色,黄的,紫的,清一色的暖色调,被身后矜持冷漠的竹林衬托着,格外温暖。这花,再简单不过的造型,五片小小的、心形的花瓣包裹着嫩黄色的花蕊,嫩绿的细枝纤弱地立着,却有了品味不完的韵致。这多像我们这些纤弱的“祖国花朵”?我们闹闹嚷嚷着,它们噙着笑静静听着,“花”花相映,相得益彰。

在一处小亭里,我们想歇歇脚,你推我挤着坐在长椅上。无意一转头,远处是一条清澈的河流。它如同一大块玻璃,似乎澄净得连天空也比不上,却又隐隐约约蒙着一层灰色的雾气。待之后队伍走到那里,我得以见识它的“真面目”时,却意外地发现水面、水中、水底都有松针,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垫子。满腔疑窦的我抬头看看头顶的针叶树,正有一簇针叶落下,落到水中。原来如此。

该回去了。我们千般不舍,双眼恨不得长出钩子来,好将这些美丽的景致尽揽心中。来和去走的可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,有着不同的风景。就在这时,同学们爆发出了一阵欢呼,他们看到了路边栽种的海棠花!所谓“云蒸霞蔚”便是如此吧。那一片片红,如同天上的红霞落到人间,那般大气端庄,那般仙姿卓然,别有一种高贵的姿态,让人移不开眼。

走过这座“白玉桥”,今年的春游就成了回忆了。回首望去,它虽比不上二十四桥那般有名,可纯白的桥体却为它平添了几分雅致,竟如白玉雕成,莹莹的白玉光泽在隐隐透出,似乎在发出诚挚的挽留。

春在东湖已十分。因了这花、这草;因了这水、这桥;更因了这比花更灿烂的笑靥!


  “我们提前几分钟上课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朱心潼

“同学们,我们提前几分钟上课……”老师背着手,慢悠悠地走进教室,从容地抛出这么一句。原本喧哗如同菜市场的教室一下子静默了。大家静静地转过身,拿出自己的语文书,放到桌上,打开。我分明看见,好几个同学的脸上写着烦闷,写着忍耐,写着听天由命般的无奈。

是啊,开学以来,频频接受这句话的“洗礼”,几乎一天不落。其实已经习以为常,但偶尔会有几个“自由主义者”背地里嘟哝几句,比如“我们要一丝不苟按照课表来”“我们崇尚自由”云云。

我集中注意力,抬起头,看着戴一副黑框眼镜、两鬓微白的徐老师走上讲台,开始口若悬河地讲课。正值夏日,骄阳威力十足,隔着窗户将热量使劲地往我们身上压。老师穿一件花格纹蓝绿色衬衫,我看得分明,他的额上沁出微微的汗珠,织成了一张密密的网,在炎炎阳光下反射着亮光。“所以,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是……”他目光一转,一个问题就像锐利的箭矢一样,朝小孙射去。我似乎能听到箭矢夹杂的风声。小孙愣了,像被施了咒般立在那里,半晌才吞吞吐吐地道出几个字:“表达了……”再没了下文,如同被凭空掐断一般,留下静寂如同荒郊的教室。老师叹了口气,挥挥手,示意她坐下,把刚才那个问题又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遍。不知是否是我的错觉,我总觉得,他的眼神里写着淡淡的失望。

像被指挥棒牵引着一般,所有的同学都开始挺直了脊背,专注了眼神,都更加投入地倾听。不用交换眼神,我们也彼此心领神会。其实,老师的良苦用心,我们何尝不知。听得见的“提前几分钟上课”,还有看得见的“多留几分钟谈心”,想得到的“多花几分钟备课”,感受得到的“再用几分钟开导”……几分钟,几分钟,很多很多的几分钟汇聚在一起,叠成徐老师那沉甸甸的、厚厚的责任心。我们为人处世的进步,我们学业的蒸蒸日上,都装在这几分钟里了。

老师予我以甘霖,我们不能回报以琼露,但岂能让老师的眉头,凝上风霜?

室外的骄阳,收敛了它的气焰,慢慢沉向西方。它尽职尽责地进行着每一天的行程。

讲台上的老师,沉稳如山,用他无数不计回报的“几分钟”,竭尽心力,为我们铺垫着人生的道路。


  “小百灵”邵泽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朱心潼

一头黑亮的中长秀发泛着丝绸的光泽,樱桃小嘴红润非常。大大的眼睛,甜甜的歌喉。这些优点被我们班的“小百灵”集于一身。这位既有颜值又有实力的“未来歌星”,就是邵泽阳。

她是在一次音乐课上“一鸣惊人”的。那次,老师要求每人独唱一首歌曲。同学们走马灯似的唱下来,大家都听得昏昏欲睡了。这时,她登场了。“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……”她一开头,犹如清凌凌的泉水刷过我的耳畔。我不由抬起头来。只见她眼睛里漾着笑意,嘴角扬起一个微笑的弧度。她的手虽放在身侧,却微微翘起,仿佛正托着一朵洁白的茉莉花。这时,所有的同学都被她的歌声吸引了。她的歌喉婉转动听,像三月的和风,像小溪的流水,像清晨枝头高歌的黄莺,如春日夜里淅沥的微雨,让我们的耳朵如同享受了一场音乐的饕餮盛宴,让我们的眼前如同出现了一幅幅令人流连的画面,音乐老师也频频点头。一曲终了,同学们情不自禁报以热烈的掌声。这掌声惊得讲台上那盆吊兰的叶片微微颤动起来,似乎是在曼声应和;这掌声引得窗外的白云踟蹰不去,似乎也在回味无穷。

自此,她就当仁不让地被誉以了“小百灵”的美称。

但这位“小百灵”的歌喉并不全然是上天恩赐的礼物,它融入了邵泽阳数年如一日的汗水与付出。据她说,她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,那时,校园空茫安静,只有一丛丛灌木、一棵棵大树、一幅幅标语陪伴着她。她开始练嗓子,一直练到初中同学开始早读再来教室。那时,嗓子会又干又渴,好像一块炭火。每天如此,天天不落。不仅如此,她平时说话也经常用唱歌的方式,好让自己时刻处于练习的状态。

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。正是因为她的不辍训练,“小百灵”才一直名副其实啊。

邵泽阳的舞台越来越大了。参加各种比赛、各类活动已经是家常便饭。我经常看到她演出的身影——舞台上的她随着音乐的节拍,用表情、用动作、用声音全身心地进行演绎。那灵活的手腕,那飘扬的黑发,那优美的姿态,都是为了将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。那时候的她,光彩照人,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。

现在,邵泽阳的歌声已经飘出了靖江,飘出了泰州,飘出了江苏……“小百灵”的天空无比辽阔,祝愿她的歌声越飘越远。


拔  河

朱心潼

“耶!”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——老师宣布下午举行拔河比赛!

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。在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雀跃着来到操场。只见一条大粗绳子压在操场中间的两条白线上,绳子中央还扎着一根红布条,它在绿地的衬托下分外醒目。哪组能将它拉过靠自己一边,哪组就赢了。班里那群大力士们,好胜心全被点燃了,个个摩拳擦掌、跃跃欲试。就是力气较小的同学,也在一边舒展筋骨,期待着能够一鸣惊人。老师分好队,又选出了20多名女同学成立“拉拉队”。同学们立刻奔到自己一方,紧紧握住了绳子,生怕一不小心绳子就被夺走似的。

终于,裁判员那里有了一点动静。“预备!”他大喊一声,双方队员的心弦一下子绷得紧紧的 ,拉拉队也屏息凝神准备加油助威。此时,场上的气氛格外凝重。

“嘟——”哨声在几秒后吹响,双方队员一起发力,大家互不相让,此时“谦谦君子”的风度没有了,有的是“我组必胜”的信念;平时无精打采的面貌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比赛的热血沸腾!我们组个个都涨红了脸,后面的小张更是夸张,脸竟涨成了紫色,好像一只圆圆的大茄子。大力士小王更是义不容辞地挑起了最重要的岗位——末位。他正紧咬着牙关,扯着绳子的他如同一座大山似的,两只脚恨不得扎进土里去。他的嘴巴抿得像刀片,额上的青筋清晰可辨。对方自也不甘示弱,一个个身子猛力往后倾,全身的力量都凝聚在了手掌,手被勒出了深深的印痕。我们这边的“压轴兵”忽然手一滑,队伍有了轻微的晃动,绳子向他们移了一大截,红布条在悬崖——白线的边缘徘徊。对方乘胜追击,尽管我们卯足了劲想要改变颓势,红布条还是向对方慢慢地移动,直至过了白线,它都没有表现出丝毫对我们的眷顾。拉拉队员的嗓子都快喊哑了也无济于事。

大家沮丧极了,只有“金点子”小刘在忙着总结教训,分析原因。他认为失败的关键因素是大家心不齐,力应该要用到一个点上,拧成一股绳。听了他的这番话,大家无不点头称是,决定改变策略。

第二句,我们交换场地再战。汪强负责喊号子,大家都憋足了劲想要一雪前耻,个个脚死死地蹬着地,身子后倾,简直成了45°角,手攥着绳子,如同落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,眼睛紧盯着白线中的那根红布条,就怕它移向对方。拉拉队热情地舞动着花球,“加油,加油”的声音如同浪潮一般越掀越高。此刻,群情沸腾。大家都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,红布条距我们的白线只有五厘米了!大家一鼓作气,终于,红布条越过了我们这头的白线!耶!

可对方队伍不乐意了,觉得自己实力雄厚,只是一时失手,要求再战。我们也觉得意犹未尽。无奈这项运动体力消耗极大,大家只能强按下满心的斗志,择日再比了。